鼠类危害
鼠疫
鼠疫主要经鼠蚤传播,属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。鼠蚤叮咬是主要传播途径,也可经皮肤传播或呼吸道飞沫传播。
鼠疫起病急,早期会出现寒战、高热表现,体温常突然上升为39℃-41℃,呈稽留热。局部皮肤可出现疼痛性红斑点,数小时后发展成水疱,形成脓疱,表面附有黑色痂皮,周围有暗红色浸润,基底为坚硬溃疡,其他处的皮肤可出现出血斑。还可以出现剧烈头痛,有时出现中枢性呕吐、呼吸急促、心动过速、血压下降。
鼠疫是鼠疫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,如出现皮肤鼠疫,早期皮肤可出现红斑点、水疱,并迅速化脓、破溃,需及时就医。
流行性出血热
出血热,即肾综合征出血热(HFRS),又称流行性出血热,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(HV)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。
我国为高发区,鼠类为主要传染源。临床表现以发热、出血、休克和肾损害为主,典型病例表现为发热期、低血压休克期、少尿期、多尿期和恢复期。大部分患者1~3月完全恢复,治疗原则为早发现,早诊断,早治疗和就地治疗未及时诊断和治疗的重症患者可导致死亡。
钩端螺旋体病
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急性动物源性传染病,也叫钩体病。
鼠类和猪是主要的储存宿主和传染源,主要通过接触含钩体的动物排泄物,或其污染的水传播,包括进食被鼠尿污染的食物和水而感染。人群普遍易感,早期主要表现为钩端螺旋体血症,中期为各脏器损害和功能障碍,后期为各种变态反应性症状,重症者有明显的肝、肾、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肺弥漫性出血,甚至危及生命。
如何灭鼠
NO.1 断粮
餐饮垃圾桶要加盖,并且不让垃圾逗留厨房太久;食物应收在架子上或橱柜里并加盖密封妥善保存,及时清除垃圾不隔夜。
NO.2 端窝
清除老鼠孽生地,清理房前屋后各种杂物,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卫生,让老鼠“无家可归”。
NO.3 堵洞
空调洞、排水沟、地漏、热水器和抽油烟机排气管等各种通向室内的管道都要加防鼠网、加栅栏条(门下边要镶好踢脚板,门缝小于0.6厘米,下水道出水栅栏条间距小于1厘米)。
NO.4 投药
在老鼠被断粮端窝后,我们可给老鼠投放“最后的晚餐”,可通过粘鼠板、鼠药等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式来灭鼠。
|